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农业食品正文

蓝莓产业雏形初现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5-12 浏览次数:80
蓝莓产业雏形初现

蓝莓不仅具有良好的作用,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、强心、抗癌软化血管、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。专家认为,方兴未艾的蓝莓产业目前正在国内显现雏形,中国的“蓝莓时代”或即将到来。
  
  未来市场需求超过千亿元
  
  蓝莓是新兴的营养保健水果,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“五大健康果品”之一,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“人类最佳营养价值”水果。近几年受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青睐,被视为世界上优质的功能性。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提升,全球蓝莓栽培面积、产量和生产国家数量皆持续增加。截止到2010年,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经营蓝莓产业,种植总面积达229万公顷,年产量20万吨。相比欧美国家早已成熟的生态产业链,中国的蓝莓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种植、加工已初具规模。产业方兴未艾,市场潜力十分巨大。
  
  业内人士指出,当下涵盖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整条蓝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,无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机遇。近年来,国内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年均50%的速度递增,茅台、联想等大型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蓝莓的种植、采购、深加工进行了数轮跨界布局,释放出明显的市场信号。由于蓝莓丰富的保健作用,国内市场对蓝莓鲜果和其深加工食品的需求逐年飙升。因此,蓝莓相关食品,如果饮、果酒、、果酱、果干等,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“钱”景。
  
  对于蓝莓食品,消费者已由最初的高收入阶层扩展到大众阶层,消费主体以时尚青年、孩子、老人、家庭主妇居多;消费目的和动机有健康、时尚、求新等。我国市场基数大,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的城市人口众多,因此,国内市场孕育着巨大商机,这就为蓝莓食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。据相关机构预估,未来,蓝莓深加工食品市场需求超过千亿元。
  
  龙头企业描绘发展前景
  
  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已精耕5年。迄今蓝美股份已成长为总投资逾2.5亿元,拥有五大生产基地,45000亩合作基地,苗木年产量达3000万株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。公司董事长杨曙方认为,对于未来,首先是坚持科技创新;其次是建立联盟共享资源,带动农户致富,将“改变中国农业结构”作为蓝美的远景目标;此外,蓝美股份还将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,实现“互联网 农业 食品 旅游”的产业升级转型,构筑“实业 资本”的发展模型。
  
  2015年,可以说是蓝美股份的“大转折”年,这集中表现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上的强力突破。产品方面,实现全品类覆盖,并集中优势打造饮品和休闲两大核心品类;渠道建设方面,加大对便利店、商超、专卖店、传统流通、特通等线下渠道的开发力度,为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提供完善的渠道网络;营销模式方面,将传统渠道与互联网进行嫁接,利用新媒体工具与目标消费群体建立有效沟通,增加产品体验感,形成从农业到快消品,再到互联网的全产业链的创新经营模式。
  
  产业成长尚需多方努力
  
  专家就“蓝莓产品深加工技术发展”“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趋势”“品牌社区化及农业投资”等话题做了专题演讲。业内专家指出,蓝莓产业面临利好机遇,但发展尚未成熟。
  
  国际植物园协会主席贺善安表示,十分看好蓝莓这一新兴产业,但同时指出,就目前而言,蓝莓产业依然是一个高投入、高风险的行业。相比国外,国内对蓝莓品种的区域适种性研究不够,产业链配套水平不够高,市场教育和培育不足以及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依然存在。
  
  一些业内专家也指出,就目前而言,虽然在浙江、山东、上海、北京等地,蓝莓市场已形成一定的消费基础,但品类市场仍未形成,导致一直未出现预期的销售氛围。当前在蓝莓深加工领域以饮品居多,众多企业趁着饮料黄金期瓜分市场份额,但蓝莓饮品区域性品牌较多,亟待主导品牌的正向引导。
  
  专家建议,首先需提高消费者对蓝莓价值属性的认知,做好产品的差异化定位,同时在资源高度匹配下,可结合其他销售渠道,对蓝莓产品进行全品类组合操作,以迅速打开市场。
  
  近几年,国内蓝莓种植不断规模化扩张,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,蓝莓的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逐步扩大,深加工产品的数量、种类和结构日益丰富,国内需求不断飙升,蓝莓产业呈现出品牌化的发展趋势。蓝莓深加工领导品牌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只有上下齐心、内外合作,才能推进蓝莓产业品牌化发展进程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